- 全部品牌
- BD Pharmingen
- 三鹰
- NEB
- 三鹰-Active Motif
- HyClone
- 浩克
- Seahorse
- 赛库生物
- Biocoat
- Falcon
- BRAND
- C60
- 品博易视
- leinco
- BioLegend
- APExBIO
- BDAB-difco
- BDIS
- illumina
- BD Accuri
- 艾克发
- 海尔生物医疗
1985年,我国发现了第一例尖锐湿疣,国内专家开始成立了流行病学调查组;1990年后,尖锐湿疣在我国一些沿海地区、西北地区开始蔓延,研究发现,尖锐湿疣是HPV感染引起的;1993年开始诞生“HPV的危害性与防治”项目专题研究;20世纪末,最大发现是HPV与多种肿瘤相关,尤其是宫颈癌与HPV的病原学关系最为明确。
而宫颈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二大恶性肿瘤。至今,全球每年仍有47万新发病例,约23万女性死于该肿瘤。我国的宫颈癌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以35~50岁为最多,60~70岁又现一高峰。每年超过10万新女性查出患该疾病,约占世界新发病例总数的五分之一。
由此可见,HPV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,研究和预防HPV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目前HPV感染至今没有特效的化学药物,而HPV病传播性非常强,可以预测到未来预防性HPV疫苗的研发和应用将会成为传染病研究的重要课题。
HPV的由来
从1854年Ward第一次描述Schneiderian氏乳头瘤样病变,到1934年Shope成功分离棉尾兔乳头瘤状病毒(Cotton-tail rabbit papillomavirus),再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zur Hausen成功观察到宫颈癌组织中存在人乳头瘤病毒(human papillomaviurs,HPV),最终在2008年末zur Hausen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。经历了150多年,HPV作为一个小DNA病毒几近完美地与人类最主要恶性肿瘤之一的宫颈癌联系了起来。
HPV介绍
人乳头瘤病毒(human papillomaviurs,HPV)的基因为一双链闭环的DNA,近8000个碱基对,基因组主要编码三组基因:1)三个癌基因,包括E5、E6、E7,负责调解癌细胞转化过程;2)两个调解基因,包括E1、E2,负责调解转录和病毒基因组的复制;3)两个结构蛋白,包括L1、L2,组成病毒颗粒,由于L1基因是PV基因组傻瓜最保守的区域,以L1的同源性作为区分型的标准。
HPV疫苗研究
目前HPV疫苗研制有针对晚期基因表达产品L1和L2的预防性疫苗,也有针对早期基因表达产物E6和E7的治疗性疫苗。预防性疫苗主要通过增强免疫应答以预防HPV的感染和控制临床疾病的进展,这类疫苗主要通过激活体液的免疫能力,诱导产生抗HPV抗体以阻止HPV的感染。